(本报/网讯)2025年10月20日,世界白兰地博物馆&中欧经贸交流中心在山东烟台文城城堡正式揭牌落成。中国梦组委会执行主任贺杰、执行主任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崔炜、执行主任助理兼副秘书长许恩诚、宣传部长张文华,中青宝上新时代公司总经理袁嘉阳,文城城堡堡主李文城,中国军源金控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波,军源数字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余,以及来自文旅界、酒业界的百余名嘉宾共同见证。
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白兰地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碑,更以”文化赋能产业、产业反哺民生”的创新路径,为破解全球粮食危机提供了中国智慧。正如中国梦组委会执行主任贺杰在揭牌仪式上所言:”白兰地的根在中国,解决粮食问题的智慧也在中国。”
在揭牌仪式现场,一组数据引发全场关注:中国白兰地产业每万吨产能可减少2.6万吨粮食消耗。这一结论源自白兰地以葡萄等水果为原料的天然属性——相较于传统白酒”三斤粮食一斤酒”的生产模式,白兰地通过原料替代实现粮食减耗,为保障粮食安全开辟了全新赛道。
新疆博州博乐葡萄种植户的经历印证了这一模式的现实意义:”以前种小麦亩产800斤,扣除成本勉强保本;改种酿酒葡萄后,亩产值突破2万元,还能腾出土地发展林下经济。”这种”非粮经济”模式正在中国西北、东北地区加速推广,预计到2027年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超500万亩,相当于为国家储备150万吨战略粮食。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的”葡萄烧酒”、李约瑟考证的蒸馏技术起源等展陈,早已向世界宣告:中国早在唐代就已掌握水果酿酒技术,这种”非粮酿造”的智慧为当代粮食危机提供了历史镜鉴。
博物馆未来将设立”全球粮食安全白兰地解决方案展区”,集中展示中国在葡萄酒渣综合利用、低度果酒酿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。这种以酒为媒的文明对话,正在重塑全球粮食治理的话语体系。
世界白兰地博物馆的落成,恰逢其时地回应了国家战略需求:
国家粮食安全战略:农业农村部已将白兰地产业纳入《”十四五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》,明确支持”非粮生物基原料替代工程”。博物馆的建成,正是这一战略的可视化呈现。
乡村振兴关键抓手:文旅部”百县千镇万村”工程将文城城堡模式列为重点推广案例。通过”博物馆+酒庄+农户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将带动山东、新疆等地20万农户年均增收3.2万元。
正如中国梦组委会执行主任助理兼副秘书长许恩诚所说:”我们要让世界看到,中国不仅用占世界7%的耕地养活了20%的人口,更用智慧为人类粮食安全提供了创新答案。”
随着世界白兰地博物馆的落成,从新疆戈壁的葡萄藤到欧洲酒窖的陈酿罐,从《齐民要术》的古法记载到中欧班列的跨境运输,中国白兰地正在绘制一幅”粮安天下、美美与共”的壮丽画卷。这座矗立在渤海之滨的文化地标,终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个精神坐标。
本站声明: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本站只提供存储,如有侵权或不妥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,谢谢:https://www.brandy.net.cn/6431.html